当前快播:强省会·观区县
高新技术企业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是推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在贵阳贵安,贵阳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坚持强力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贵阳高新区一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围绕市委、市政府对贵阳高新区发展高新产业、强化创新引领的发展要求,瞄准产业、科技、人才三大主攻方向,制定了《贵阳贵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聚焦“两主一特”,坚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做强协同创新体系并重,坚持分层梯度扶持和分类靶向培育并举,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及服务,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培育的中国电建贵阳院、勘设股份、朗玛信息、世纪恒通等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道坦坦、东方世纪、振华新材料等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全区累计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55家。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勇攀科技高峰 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前不久,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完成对接。此次任务中,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下称“贵州林泉电机”)承担起天舟五号货运飞船6种对接机构特种电机、2种热控风机和1种气体采样泵的研制任务。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扎根贵州近六十年,贵州林泉电机主要从事精密微特电机的研发和生产,在“神舟”“天宫”“天舟”“嫦娥”等任务中,都有该企业助力航天强国建设的身影。
“科技创新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高新技术始终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央企、国企,更需要坚定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这也决定了林泉电机和传统生产型企业不一样,我们必须在技术、产品、规模上持续创新,不断研发、吸收、孵化、集成本行业的最新技术,推动成果产出、转移转化和产业孵化。自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保持以技术为核心的战略导向。”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强说。
多年来,科技创新推动贵州林泉电机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年均达15%-20%,去年新开发产品300余项。如今,贵州林泉电机已从一家老三线企业成长为一家现代航天军工企业,为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高新企业的贡献。
成立由20余名专家、总师等组成的科技委,负责研究行业国内外发展趋势、方向,统筹企业技术发展规划、培养人才、组织重大任务攻关及把关评审;每年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营收8%;给予技术人员合理匹配的岗位待遇和完善的荣誉评价体系;创造尊重技术的工作氛围,以技术畅通人才职业晋升通道……激励科技创新,贵州林泉电机有着一套能够自我驱动的体制机制。“虽然机制在不断优化变动,但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及最大程度激发技术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永远不变的核心。”陈强说。
今年以来,贵州林泉电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设置5000万元创新基金池,鼓励员工“自由立题、自由立项”,企业科技委给予立项支持,项目达成后获得丰厚基金。另外,在技术攻关上采取“接榜挂帅”举措,企业根据急需方向、生产现场问题,实时发布“考题”,由技术团队“接榜、竞标”,鼓励员工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继续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
“此外,作为国家级的‘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天微特电机专业技术中心’‘微特电机检测中心’‘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中心’,我们还切实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产学研作用,联合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的同行及高校资源,每年定期举办行业交流会、论坛,协同攻关助推行业发展。”陈强说。
从“兴于科技、成于人才”的经营理念出发,贵州林泉电机创新实施“人才接力”工程,划分出技能、技术、管理三个人才类别,以“风雨、展翅、翱翔、腾飞”四个档次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员工“解锁”行业领军型科研人才的成就,最终企业达成长期接续培养科研骨干的目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我们将一如既往紧跟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加大基础研究力度,从源头和底层深化科学认识,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陈强说。
贵阳像树岭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行业痛点 深耕“AI+健康”领域
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省选拔赛省级决赛中,贵阳像树岭科技有限公司携VitaRdar在Iob中的应用项目,在主体赛制造业赛道中获得全省第二名;在“首届广州·琶州算法应用国际大赛”中,NcVPC边缘计算在医疗算法赛道,跻身全国十强队列;NcVPC边缘计算在2019数博会上获得了“2019领先科技成果优秀项目”奖项……
贵阳像树岭科技有限公司团队。
据贵阳像树岭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丹疆介绍,VitaRdar在Iob中的应用项目是婴儿监护器,而NcVPC边缘计算应用于其中。婴儿监护器主要用于新生儿的健康监护,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健康监护装置,不需要把仪器穿戴在身上,就能监测到健康指数,观察婴儿的健康。
记者在贵阳像树岭科技看到,婴儿监护器由一个落地支架上和一个微型摄像头构成,只要有人出现在画面中,旁边会显示心率、血氧浓度、血压、脉搏、呼吸率等数值,基于这些数值,后台便能计算出人的健康状态。
“市面上的健康监护设备,几乎都是要穿戴在身上,通过光的反射原理测试心率。如智能手表,手表背后闪着绿光,用来检测任何时刻流经手腕血液的流量,再通过复杂精密的算法将心率信号有效监测并测算出来。”李丹疆说,这些健康监护设备一旦脱离了监护设备或忘记穿戴,监测出来的健康数据就会不准确。而新生儿因肢体小、心跳呼吸快而微弱,不便于佩戴传感器,即使在身上贴着各种健康监护的设备,婴儿会感到不舒服,容易脱落;老年人则会出现忘记佩戴设备的情况。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从2015年开始,贵阳像树岭科技深耕“AI+健康”领域,历经四五年才在美国、欧盟等国外市场投用。“我们研发出来的产品最大功能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数据的监测与追踪十分便捷,不需要和使用者直接接触,即可实现对使用者健康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追踪。同时,不受光线的影响,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在高清视频查看画面和监测生理指标,实现‘7×24小时’的全天候监测,准确率高达97%以上。”李丹疆说,准确率这么高,得益于公司自主研发的NcVPC边缘计算。
“NcVPC边缘计算能代替传统传感器,实现生命体征的感知和计算。”李丹疆说,它通过一个摄像头集成了人工智能图像传感器,精确地计算人体睡眠姿态、睡眠质量、生理数据和提供安全报警干预。该算法具有不干扰用户作息、无易损配件、成本低、健康管理信息化程度高、功能扩展性强、代替心电监护大部分功能等优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目前,该产品已达到医疗水平民用健康消费级别,让“AI+健康”在临床中得到课题验证,在省级三甲ICU中验证部署和科研使用,也在智慧养老机构的老人看护房等场景中使用。
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
依托大数据 让资源最大化利用
点击“集体资产”,某某乡村的房屋、土地等信息一目了然……5月21日,在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贵州天地通”),记者看到了该公司打造的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平台“数智家底平台”。
作为一家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贵州天地通是一家综合时空数据服务商,基于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加工、分析、挖掘专业能力,专注为行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中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
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机房。
“公司会根据合同条款,在取得有关部门许可后开展数据采集。”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龙家凯说,以采集农村居民房屋信息为例。以往,测绘一平方公里,需要工程师到实地点对点进行测量,至少要花20天才能完成。现在,利用无人机技术、激光雷达等设备,测绘一平方公里,只需要2到3天就可以完成,人力成本节约65%左右。
为提升工作效率,贵州天地通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设备购置、人才培育、技术研发等方面。现在,该公司拥有各类无人机及传感器20多套和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20套,单天可采集面积超500平方公里的高清影像,能够采集光学影像、三维实景、激光雷达数据以及多光谱图像等数据,可以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我们自行研发了户外作业调查地图软件,依托精准定位和可视化地图影像等功能,可解决测绘地理信息户外工作种类多、要求高、数据格式多样化等难题。”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靖说,以往若是采集农作物地块面积等信息,只能用图纸慢慢绘图,现在通过公司自行研发的软件程序,很容易就能完成操作,工作效率提高了80%左右,数据资料也更加容易保存。
数字化赋能,让贵州天地通从以往单一能源领域扩展到自然资源、农业、交通等领域。如今,贵州天地通运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搭建了各种数字化应用场景,聚焦科技文旅、乡村振兴、数字城市等,让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最终实现数智化管理运营。
科技研发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贵州天地通通过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航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多家高校及省内外多家院所开展科研合作,目前已获得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56项、项目奖21项、企业奖20项,并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城市等方面,获得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贵州威利德制药有限公司:
加快“数智”转型 精准发力新赛道
走进贵州威利德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威利德制药”)的3层高提取大楼,大楼内的收膏生产线、制水间、净药材库、浓缩生产线、药材前处理生产线、药材提取区等生产区域内,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
贵州威利德制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平台了解生产情况。
“我们整栋提取大楼只配备了8名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屏幕就可以掌握每台机器的运行情况。”贵州威利德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海说,依靠工艺变革和智能化提升,威利德制药正精准发力新赛道,让生产方式由过去的“经验熬制”向“精准智造”转变。
据了解,威利德制药是一家集苗药、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化的综合医药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贵阳市企业技术中心、贵阳高新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创建于1996年,2016年搬迁至贵阳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公司2020年正式开工建设威利德民族中成药生产基地,并于2022年实现投产。
如今,威利德制药建设了2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中药提取车间生产线,5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糖浆、口服固体制剂、软胶囊、搽剂、滴丸药品生产线,引入各类国内最先进的“智控”设备。该公司已具备年产糖浆剂1000万瓶、软胶囊剂50000万粒、搽剂300万瓶、煎膏剂100万瓶、硬胶囊剂100万粒、滴丸剂30000万丸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额达6亿元的经营规模。
而在新工厂里,威利德制药打造的“中央大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来到总监控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块LED大屏幕,屏幕上划分了3个板块,实时对整个工厂的生产情况、生产数据进行监控分析。
“最左边的是监控界面,中间的是自动化界面,最右边的是信息化界面。其中,监控界面可以调取各个车间、各个环节的生产画面,充当‘眼睛’的功能;自动化界面可以直观掌握控制生产线上各个设备的工艺参数,如蒸汽压力、罐内压力、冷却水温度、蒸汽流量等,如果发现异常,会进行报警提醒;信息化界面则会将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支撑企业后续工作。”安海说。
记者 杨蕾 易颖 李雯文 杨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