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大学,是福还是祸?
Pablo Picasso
连叔好:
深夜叨扰,多有冒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现在是一名广东省的大学生,近日,我的弟弟出高考成绩了,十分不理想,甚至排名算是倒数。关于我弟弟的事情以及自身的纠结,我想从连叔这里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想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我们是三姐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虽然不是什么富裕家庭,但是自给自足也过算是开心。而我的父母并没有稳定工作,做的是社会的苦力工,是勤奋就能获得金钱的那类工作。(所以现在,我也有花钱羞耻的思想,我不想花父母的钱但是又不得不花,我也有在学校申请兼职,报酬不多但起码能够减轻一点家庭重量)
而关于我弟弟的道路,我和我的父母都希望他能走对自己的路,所以我想浅显地将这个世界上的人分为三种讨论:
一种是会读好书的,一种是较会读书的,一种是读不好书的。(我认为自己是较会读书的那种,而我弟弟是后者)
然后我发现现在的人都有一种“执念”:唯有读书才有出路,读书才是这个社会的敲门砖。我承认,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不是了。我体会到读书深造之难,如今世界内卷之多(虽然我觉得内卷是努力的一种),而这一切该让读不好书的那部分人怎么办?我知道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大部分是读书人的,但是我想这会不会是一种偏见与“禁锢”,所以我就更加赞成:这个世界应该是勤劳的人的。
逐渐的,我从一开始无论怎样都坚持弟弟一定要读大学(公办,民办的专科都得去,拿个学历)的想法变了,我不怎么认为他有这个学历会更好,因为我身边太多例子,专科出来的哥哥们都走上了我父母的道路,所以为了避免弯路,我现在的想法就是他还不如直接出来跟着父母摸爬滚打几年,在社会汲取经验。(否则最后三年专科过后也还是这样)
奇迹可能会有,但是很少。我深知他是不符合考试这条道路的,但是我又怕自己的想法会“害”了他。
我与几个好友讨论了一番之后,最后我的疑问就归结于一个点:学历(民办专科)在什么地方有用?在社会立足一定需要有学历吗?那不适合考试的那部分人(读不好书的那部分人)又该何去何从?
希望能得到连叔的分析,不过无论如何,都要谢谢连叔。(其实从《智慧的父母都有“权”》那篇文章中有得到一些感悟,但是不知怎么还是觉得二者有点区别)
一个甜瓜
一个甜瓜:
你的反思是对的。弟弟成绩垫底,这样都能读大学,那大学就失意义了。所有人都是大学生,就意味着大学生不值钱。社会一定会找到一个新的筛选机制(比如列举法,只认某份名单上的大学,不在这名单上,我就不招不用)。
中国人重视教育,这是我们的竞争力。这几十年,高等教育也发展得很快。30多年前,我参加高考时,只要能考上最差的中专,都是人才,毕业后分配给你一个工作。那时高等教育还是奢侈品,现在成了日用品。追求大学生数量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现在要进入新的阶段,要追求质量,追求因材施教,否则,好事就会变成坏事,表面上,个个都是大学生,实际上,没有学问。大学生的架子和清高有了,却没有真本事,高不成,低不就,啃老、打游戏、敲键盘骂父母骂国家骂男人骂女人。一个家,有这样的孩子,要没落,一个国家,这样的年轻人多了,要衰败。低质量的大学生过多,是增加不稳定因素。
高考必须保持一定的淘汰率,不然高考就失去了意义。被淘汰的孩子,并不是失败者,只是说明他们从此将进入生产实践中学习。我们的社会,现在有一股不好的风气,轻视体力劳动者。就像你称父母为“苦力”,“苦力”是对体力劳动者的蔑称。社会的运转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并不低人一等,他们反而是人民的主流,坚定的大多数。因为体力劳动者没有脱离实践,不会飘,很难被人洗脑。反而是不少知识分子(尤其是新闻传媒法律中文历史之类的文科知识分子),吹空调,掉书袋,空对空,脑子容易坏掉。
被高考淘汰,只是一个事实,不是坏事。坏是坏在从此自轻自贱,他轻他贱。觉得自己的人生再也没有希望了,这是自轻自贱,父母家人认为这个孩子完蛋了,这是他轻他贱。心不正,后面就事事不正,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体力劳动者有什么不好?你父母也养大了三个孩子,哪里输人了?在我看来,体力劳动者还有几个好处:一是现在很多收入已经超过脑力劳动者;二是生活更健康,更有规律;三是务实,务实则接近人生的本质,该成家成家,该供房供房,该生娃生娃,上班是好员工,下班是好父母,几盘小菜,一两瓶冰啤酒,哄妻逗娃,小日子幸福得很。沦为旷夫怨女的,最后“男女对立”拳打异性,“原生家庭”脚踢父母,倒是大学毕业生居多。
按你的想法,和父母一起,指导弟弟在实践中开始自己人生的新阶段,完全正确,是最佳选择。
祝开心。
连岳
(《少年问答3》上市,点击下图可购买。)
(我的邮箱:lianyue@xmlykd.com,来信请谨慎,只会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
推荐:一个幸运儿
上文:考上985,是福还是祸?